close
【消息來源】10月3日產經體育(SANSPO)及體育日本(SPONICHI)
日本職棒組織在10月2日召開選秀制度檢討委員會,十二球團的代表均出席。會中決定明年的選秀方式,將廢除目前的分離選秀制度,改回合併選秀制度。
會中另外討論到的議題包括:新人選手的契約為一年,不得簽複數年合約。簽約金上限為1億,獎金最高為5000萬,超過將給予處分;社會人球隊的選手,如果想加入職棒,需和高中及大學畢業生一樣,繳交職棒志願書才能獲得被選秀的資格(註:大學生繳交志願書的制度還在大學球界規劃中,所以今年選秀仍不需要);為了防止球探活動時的不當行為,將導入新的球探登錄系統,違規時由聯盟長官直接作出處分。
然而,對於最重要的選秀方式和大致的舉辦時間,各隊的歧見仍未化解,因此尚未定案,留待25日再次討論。
【chngyh簡評】惡夢總算要結束了?
對於希望選秀會達到「公平正義」的日本職棒愛好者來說,希望名額(包括自由競爭名額和逆指名)是一個惡夢,分離選秀又是另一個大惡夢。
從逆指名制度實施以來一路變到希望名額制度,期間造成的問題,不是本篇討論的重點,在此不多提。今年初,希望名額制度總算決定廢除,大家可以少一個惡夢。剩下的一個惡夢——分離選秀制度,總算也要劃下休止符,目前看來實在是個可喜可賀的事。
為什麼說分離選秀是一個惡夢呢?我們可以從表層和深層兩方面來看。
表層的部分,這個制度不但沒有達到選秀該有的公平,反倒是在製造齊頭式假平等的狀況。每個球隊都能輪流選養成戰力(高校生)和即戰力(大學生和社會人),看來是面面俱到。但是,如果有球團就是喜歡選養成戰力呢?硬要叫他們同時得選即戰力,是否強人所難呢?
對於迫切要選即戰力的隊伍,前面被莫名其妙插了好幾個指名權,他們能挑到真正需要的選手嗎?對選手而言,同樣可能產生壞處。如果某支球隊就愛選即戰力,同時又欠缺對養成戰力的培育功夫(真的有這個球隊,我不好意思指名道姓),硬把養成型選手分配到這樣的球隊,難道不是一種浪費嗎?
深層的部分,每支球隊不只有機會用抽籤的方式,選到養成戰力或即戰力中最好的選手,更有機會「同時」抓到兩位最好的選手。過去的選秀制,強豪球隊有機會抽到其中一方的黃金新人,已經被認為有欠公平。現在的狀況反而更加誇張,單一球隊有機會獲得兩位黃金新人。如果這又剛好是該年拿冠軍的球隊,選秀制度原有的平衡戰力之精神,豈不成為笑話?
此外,分離選秀的實施,使得這幾年各隊的戰略靈活度降低不少,給予旁觀球迷們的趣味性也減低許多。對於極度喜愛觀察各隊選秀戰略的筆者而言,實在不樂見。
終於,明年起選秀將恢復為合併舉辦。雖然目前實施細節仍未確定,但是如果能同時走向完全Waiver制度,或是至少不要讓希望名額再次出現(我可以忍受的限度是第一輪抽籤,但未抽中的球隊應該用Waiver挑選遞補),日本職棒的選秀改革必將能夠往前跨出一大步。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