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進入尾聲的球場之旅,來到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休兵日。本日要充當導遊,帶著剛好來自助旅行的研究所學弟們走遍大阪。其中一個景點,是購物中心「難波公園」(Nanpa Parks)。這個看似與棒球無關的地方,卻是個日職史上的聖地,因為它的前身乃是南海鷹隊的大阪球場。

 

自草創期便是日職成員的南海,由於二次大戰前使用的中百舌鳥球場交通不便,戰後主要是借用甲子園球場進行比賽。當時便有駐日美軍的將領向南海球團提議,可以興建自己的專屬球場。兩聯盟分立元年的1950年,南海開始動工興建大阪球場,而且非常快速地在該年球季末段完工。單一聯盟末期展露頭角,在1946年和1948年拿下兩次聯盟冠軍的南海,於進駐大阪球場第二年的1951年,正式建立長期強權。換句話說,大阪球場正好趕上了南海最風光的時代,並因此成為日職史上重要的球場之一。

 

以鋼筋水泥建築的大阪球場,和戰後資源不足、粗製濫造的一般建築物相比,顯得特別驚人,於是有了「昭和的大阪城」之別名【補充:平成的大阪城則是指大阪巨蛋】。同時,大阪球場是日本第一座設有包廂的球場,1951年又增加了關西地區第一個夜間照明設備。之後更逐漸成為複合式設施,提供其他運動使用,甚至有賽馬的投注站。到現在,難波公園內都還有賽馬的場外投注中心。

 

南海的強權在1970年代告終,之後進入黑暗時代。大阪球場則是一路陪伴球團,直到1988年球季結束,南海將球隊賣給大榮為止。期間使用過大阪球場的球團,還有1950年到1957年借用此地的近鐵珍珠隊,以及1953年和1954年短暫停留的大洋松竹知更鳥隊。1989年與1990年,近鐵猛牛隊也曾將無主的大阪球場作為準主場。

 

賣出球隊前,南海便有拆除大阪球場的計畫。不過球隊雖然離開了,球場的改建計畫卻因經濟不景氣,無法順利進行。1990年代,大阪球場的遺跡成為一個相當奇怪的存在。原本場地的部份改為住宅展示場,也就是建商展示樣品屋的地方。將不使用的球場作為這種用途,應該是舉世罕見。1998年底,大阪球場的拆除工作正式開始。隔年底,難波公園的相關工程陸續展開,並且在2003年與2007年分兩期完工。

 

1999年的球場旅行,除了當時的所有一軍主場外,另外又拜訪了兩座球場的遺址,其中一個就是大阪球場。還記得那天是颱風將來的前夕,我從地下鐵御堂筋線心齋橋站出發,沿著後來帶朋友逛大阪時都會走的路線:心齋橋筋、歐洲路、美國村、道頓堀、千日前、最後抵達難波。沒想到就在我到達難波時,原本晴朗的天氣,卻下起傾盆大雨。我只好快速地衝到高島屋,順著外圍往南海電鐵車站的方向前進。過了車站繼續往前走沒幾步,便看到大阪球場的遺跡聳立在眼前。

 

當時的情景,現在還歷歷在目。從被拆除一部分的內野看台,很清楚地看見還保留著的計分板,以及還沒進行工程的外野。在豪雨中看見這樣的情景,對於相當喜歡南海和西鐵的我而言,感到格外悽涼。

 

難波公園第一期工程完成後,聽說有紀念南海隊的資料,我非常興奮。2005年帶朋友到大阪玩時,特別拜託朋友們陪我去看,果然在某層樓的牆上發現南海鷹紀念藝廊。雖然在購物中心的一個角落,只有幾塊寫著歷史和名選手的介紹,與一個展示櫃擺放紀念品,相當不起眼,但已經讓我非常興奮。

 

(以下幾張是舊南海鷹紀念藝廊,放在這裏當作留念。首先是舊藝廊的看板,上面的代表球員,竟然是漫畫家水島新司筆下的名選手景浦安武。攝於2005年)

DSCN0817.JPG 

 

(大阪球場的歷史介紹。現在的藝廊沒有這個部分,非常可惜。攝於2005年)

DSCN0816.JPG 

 

(南海鷹的歷史介紹,旁邊有影片。看板上的人物是名將鶴岡一人監督。攝於2005年)

DSCN0815.JPG 

 

(相關紀念品的展示。和下面的圖相比,可以發現新的藝廊增加了一些小東西。不過上面那些各界名人描述對南海的回憶,在新的藝廊也被取消了。攝於2005年)

DSCN0814.JPG 

 

(歷代名選手的介紹,這裏是投手。攝於2005年)

DSCN0811.JPG 

 

(接著是打者。攝於2005年)

DSCN0812.JPG 

 

(最後是野手。攝於2005年)

DSCN0813.JPG 

 

這次的旅行很早就決定要逛老球場,大阪球場當然是我絕不會錯過的地方。而且聽說在難波公園全館正式啟用後,南海鷹紀念藝廊的位置有更動,所以此行也是為了再次尋找南海遺留的足跡。

 

難波公園有地下街和地上商場兩部分,地上層的主要通道位於二樓。就在人潮來往頻繁的二樓廣場,便有個很容易被忽略的紀念物,大阪球場的投手板和本壘板。雖然是用石材製作,並非真正的投手板和本壘板,不過這個位置正是過去大阪球場的投手丘和本壘區的所在地。兩方都刻有大阪球場和年份,以及南海的隊徽。

 

(位於二樓廣場的本壘板,投手板在前方旋渦狀圖案中央。不論是站在投手板或本壘板看周圍,都讓我有景物全非的感慨)

DSCN6000.JPG 

 

(本壘板的放大照。可以看到上面標有年份、大阪球場、以及南海的老鷹隊徽)

DSCN5998.JPG 

 

(投手板的放大照。在人來人往的地方蹲下來拍,還蠻不好意思的)

DSCN6001.JPG 

 

地上商場的建築物,是設計成峽谷的模樣,二樓通道兩側被高聳的建築圍繞,底端是個圓形的小廣場。但是從地圖看起來,個人認為還是有保留一部份球場的感覺,因為整個商場的外形仍然像是棒球場。從廣場走進建築物內,繼續往裏面走,找到唯一可以通往九樓的電梯。到達九樓出電梯,就已經站在新的南海鷹紀念藝廊內了。

 

(二樓的通道,的確很有峽谷的感覺)

DSCN6004.JPG 

 

(通道底端的廣場。要走進建築物內,才能找到通往九樓的電梯。照片中的透明電梯是觀景的好選擇,不過只能到八樓的花園,要到藝廊的話得再爬樓梯)

DSCN6005.JPG 

 

新的藝廊的外牆全部用透明玻璃,給人相當明亮的感覺。加上外面是屋頂花園,更讓人彷彿忘記置身在熱鬧的商場中。展示品沒有增加太多,但已經讓我相當滿意。比較可惜的是展覽品都是介紹球團,大阪球場的資料並沒有被收錄。展覽內容主要有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過去的名球員和歷史的簡介,並且有兩段影片輪流播放。第一段是介紹戰後到1950年代初期,著名的「百萬美元內野陣」之形成和世代交替。第二段是1959年日本總冠軍戰的回顧,當年南海靠杉浦忠的四連投四連勝擊敗巨人,獲得兩聯盟分立後的首次日本第一。

 

(走出電梯就能看到南海鷹的標誌)

DSCN6013.JPG 

 

(南海鷹紀念藝廊的外觀)

DSCN6036.JPG 

 

(從遠處拍攝。由於位在屋頂花園的角落,完全不像是在購物中心裏面,而且還不太顯眼)

DSCN6038.JPG 

 

(歷代名選手之展示,分為投手、打者、野手三個部分。上面有影片播放,下面則是南海隊的歷史介紹。內容和上面舊藝廊展示的幾乎相同)

DSCN6014.JPG 

 

比較有趣的是,在名球員的介紹中,竟然完全沒有擔任「四百呎打線」中軸的野村克也。甚至在隊史介紹中,特別提出的年份都有寫出監督的名字,唯獨野村在位的幾年,監督姓名都消失了。據說這是因為他的夫人野村沙知代,不允許將他的名字放入,因此製作相關資料時只得全部迴避。

 

南海的隊風,就像是鶴岡一人監督為首的家族,後來更形成「鶴岡派」。很不幸地,儘管野村是鶴岡監督所發掘,並安排打第四棒,但是他卻相當不受鶴岡喜愛。連野村近年出版的書籍都提過,他自己也不知道鶴岡監督究竟是真的很討厭他,還是故意要激勵他,所以對他從來沒有講過好話。後來野村擔任監督,在場內外的行為舉止,特別是和沙知代的不倫關係,引發極大的不滿,最終也是由鶴岡派起義,聯合球團將他逼走。沙知代夫人拒絕讓野村的名字寫在紀念藝廊內,不知是否代表至今仍懷恨在心?

 

第二部分的展示,是球團曾獲得的優勝錦旗與獎盃,以及球員和監督使用過的球具和紀念品。從這些展示品中,不難再次感受到南海鷹的堅強實力。年輕一輩可能很難想像,對於許多老球迷而言,南海才是真正能代表大阪的球隊。目前在關西獨大的阪神,當年和南海相比,只是個二流角色。就算後來南海進入黑暗期,仍然足以和阪神對抗。關西媒體一面倒地吹捧阪神的情形,據說也是在南海和阪急轉手之後,才變成如此誇張。

 

(包括1959年的日本總冠軍優勝旗在內,南海曾經獲得的錦旗和獎盃)

DSCN6009.JPG 

 

1964年日本總冠軍戰的優勝旗,以及鶴岡監督獲得1500勝的紀念品)

DSCN6011.JPG 

 

(鶴岡監督穿過的外套,以及曾獲得的獎品)

DSCN6012.JPG 

 

(杉浦忠擔任監督時的球衣。旁邊三支球棒,左邊的是門田博光達成2000安打之紀念球棒,上面並有簽名)

DSCN6010.JPG 

 

結束在南海鷹紀念藝廊的參觀,在本州西半部的既定行程也告一段落。接下來就要跟隨南海的腳步,前往九州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ng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