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是透視野球」出版前後,我在Facebook的非公開社團內發表之一系列幕後花絮(網址請見本篇最後)。由於社團內較難整理,因此放到筆記簿這邊保存,並且供沒有加入社團的朋友們參考。另外,針對從出版到今年球季的變化,我將會在球季開幕前後在本站刊登補充,供有興趣的讀者下載,在此先作個預告。

 

 

第一回 2011/10/2

 

趁書還沒上架,來講點幕後花絮。第一回要講的,其實我在日本職棒筆記簿的介紹寫過了,就是這本書的價格。為什麼會訂389呢?絕對不是為了讓博客來網路書店「只」95折取整數【註:這本書預購時是打95折,後來才降價】,其實這也是和日本棒球文化有關。

 

日本媒體常會玩雙關語,特別是諧音的字。這本書的定價,也是在玩諧音。3=MI=見,8+9=YA+KYU=野球,所以就是見野球,約等於書名的透視野球。不過這個應該是作者如果沒說,大概很少人會發現的隱藏梗吧?

 

 

第二回  2011/10/3

但是,用什麼字可以代表全部我想講的東西呢?要一個詞把各方面都包括在內,實在很難,只好回到原點想.大多數人看棒球只注意場上的東西,但我一直是把整個場內外所有能感受到的,都算是看棒球的一部份.球魂的老闆楊榮健學長十多年前就說過,我在這點非常與眾不同.所以我想,就以我的原點出發吧!

要找個字眼有看的意思,且能代表把事物看得又深又廣,還要唸得順口.最後我決定用"透視"兩字.至於挑選的細節....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之後再繼續談!

目前為止我都沒提過這本書為什麼要叫透視野球。其實最早我想到的書名都有點長,像是日本職棒 球場/文化/旅行之類的。編輯跟我建議應該要取個簡短有力的名字,副標才用長一點。由於我對書的定位是兼顧旅行和文化,又是以球場為媒介,所以一直在這幾個點打轉,連編輯幫忙想時也有點被制約了。

 

苦惱了大概一個星期,有天我忽然靈機一動:日本不是常用XX野球來描述一個具特色的事物嗎?像是台灣球迷幾乎都聽過的ID野球。那麼我也來取個XX野球作為書名吧!而且四個字又簡短又能看得出是講日職的,似乎不錯。

 

但是,用什麼字可以代表全部我想講的東西呢?要一個詞把各方面都包括在內,實在很難,只好回到原點想。大多數人看棒球只注意場上的東西,但我一直是把整個場內外所有能感受到的,都算是看棒球的一部份。球魂的老闆楊榮健學長十多年前就說過,我在這點非常與眾不同。所以我想,就從我的原點出發吧!

 

要找個字眼有看的意思,且能代表把事物看得又深又廣,還要唸得順口。最後我決定用透視兩字。至於挑選的細節,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之後再繼續談!

 

 

第三回  2011/10/4

 

幕後花絮第三回。今天要講的是這本書的幕後推手,有幾個名字應該常看中文棒球刊物的朋友會有點眼熟。在撰寫2008年的球場遊記時,就有讀者建議能否集結成冊。2010年中,剛好有朋友的在幫他的朋友拉自費出版的生意,我覺得這或許是個可行的方式,所以便開始準備。

 

今(2011)年初,剛好有個機會和林言熹學長聊到這件事,他建議為什麼不乾脆用近幾年出開幕展望等專刊的團隊?於是便找來負責編輯的李赫商量,李赫又拉優秀的美編小乙,以前做專刊時的美編玟綺也插花幫了一些忙。原本還打算找陳穎當文編,不過因為預算有限,只好由曾經在雜誌社兼任文編的我自己處理(前幾天還跟他開玩笑地講這件事)。所以我們曾打趣地說,今年沒有出世界職棒或MLB的展望特刊,是因為都拉來做這本書了。

 

最重要的出版發行,其實我們有考慮過找一般出版社,但是最後我還是決定請11年前出球場巡禮系列的老家球魂幫忙。雖然球魂本身沒有做實體書出版,很多事都要從頭摸索學習,對本書的發行進度有點影響,不過我覺得都是很好的經驗。在此也特別感謝球魂老闆楊榮健學長的包容和相挺,希望不會造成太大的困擾。也藉此機會再次感謝所有參與的朋友們,以及期間知道這個秘密計畫並給予支持鼓勵的朋友們!

 

 

第四回  2011/10/10(加拿大出差中)

 

如果說到本書最讓我覺得困難的地方,無疑是行銷了。沒有具規模之出版社的奧援,加上印量不多,要怎麼把這本書推銷出去,至少讓棒球迷和有興趣的人知道並購買,是極大的考驗。雪上加霜的是,我的工作受到公務員法的規範,不能有商業行為,所以我連宣傳都要很小心。

 

結果目前我們想到的方法,只有在網路上努力宣傳。並且希望從網路開始建立一些口碑,擴展到可能有興趣但不會接觸到網路的族群,或是在網路上但不會常在棒球相關網頁和討論區活動的族群。Facebook是個好地方,不過因為我的工作要求必須保持低調,以致於就算成立社團,還是必須用非公開的方式。只能祈禱發揮老鼠會般的效應,由有興趣的朋友拉更多朋友,讓更多人能看到。

 

不過這樣的作法一定會很慢,對於賣書也未必有成效,所以我還在想有什麼方法可以將行銷做得更好希望不要連首刷的一半都賣不掉啊!

 

 

第五回  2011/10/13(加拿大出差中)

 

往臉上貼金的幕後花絮第五回,這個比原本要寫的內容好笑多了,所以先講。

 

之前在準備寫書籍和作者簡介時,美編一直慫恿我放照片,但因為我的正職工作需要低調,所以我完全沒打算放。後來才知道,美編一直要我放的原因是,編輯跟他說剛認識我時,覺得我長得像二宮和也。這個未免太誇張啦!我覺得如果我長得像二宮,那應該是像他演腦性痲痺兒的樣子吧?

 

我大學時曾經被講過說像西崎幸廣和小宮山悟(還沒變鬍子大叔時的樣子),不過說像二宮應該會讓大家笑翻才對。

 

 

第六回  2011/10/18(美國休假中)

 

之前在第四回就講到行銷是一大難題。其實我有想過像是某些書出版時會和痞客邦(PIXNET)的棒球邦合作,提供公關書請棒球邦有興趣的邦眾來寫推薦。由於日本職棒筆記簿就是在棒球邦內,這個方法似乎很可行。不過我考慮了很久後,還是沒去談。問題就在於我手上的公關書太少了,所以要送書請人寫推薦的話,我會希望能夠達到最高效益。

 

最後我決定動用自己的人脈,找幾位在網路上頗有影響力的人來幫忙。第一位是催生本書的重要關鍵林言熹學長,他在棒球領域有相當的公信力。第二位是陳穎(ZenUp),他有跨足多種不同領域,應該可以幫忙對非棒球迷發聲。另外還有PTT日職版版主dish也自告奮勇要幫我寫(不過他的書是自己買的,真感謝)。這次回國之後,我也打算去問問楊榮健學長有沒有興趣寫一篇。

 

不過上述幾位都是很謹慎的人,都說要整本看完才會寫。因此大家如果想知道他們對本書有什麼看法,還得再期待一下。其實我自己也很想早點知道他們有什麼評語。

 

【補充】

ZenUp的推薦文:誠意、內容都十足的透視野球

dish的推薦文:透視野球,看見日本職棒最深處

 

 

第七回  2011/10/22

 

幕後花絮第七回!本次是超長講古時間。為什麼這本書說穿了是日職的資料庫,卻要用旅遊書的型式包裝呢?除了前面提到想讓一般人容易接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背景。可能有少許人還記得,2003年到2008年我曾經固定幫一本不太受好評的棒球雜誌寫日職。這本雜誌有多不受好評呢?據說當時網路上有人說,除了李承曄的文章之外都可以丟掉。

 

這本棒球雜誌最大的特色,就是和同公司的政治雜誌包在一齊。說穿了是政治雜誌的附屬品,純粹是老闆做興趣的。更好玩的是,這本雜誌從2007年起就沒有正式的編輯。每次要討論下期的內容都是叫我去幫忙看,連編輯手記都是我寫。大約在2006年底,這本雜誌有增頁的計畫,於是也請我幫忙想要怎麼安排。故事就從這裏開始

 

當時我覺得增頁應該做點更有內容的東西。而且我很感慨台灣的討論區多年來進步幅度很小,常常講來講去都是很空泛的議論,甚至還有不少錯誤消息流通。這些都是因為大多數參與討論的人,對於相關背景知識的了解很有限,而且又有語言障礙。要改變這樣的現象,唯有從幫球迷正確地打好基礎做起。

 

所以我就向老闆建議,每期用MLBNPB2頁的篇幅,安排個基礎知識教學的專欄。因為台灣從來沒有出過這樣的書籍,連雜誌都沒有很系統性的介紹。結果老闆回我:不需要放這種東西,想學的人自己會去找。可是,問題就在於沒有這樣的中文資料啊!這種想法豈不是同樣在惡性循環內打轉?

 

雖然這個提案被否決,但幸好頁數分配的結果,我的日職部分從4頁增為6頁。於是我便決定把這個想法偷放進多出來的2頁,這就是日本職棒雜記簿單元的誕生。不過當時是根據前面文章的內容,寫一些相關的補充,每期的話題相當零散,沒有系統性的整理。【註:同時誕生的還有「日本職棒圖書室」單元,是為了讓有興趣的讀者,知道可以找哪些原文資料】

 

在某雜誌寫稿有一個好處。就是老闆不會設限,我可以自由發揮,所以日本職棒雜記簿的單元寫得還算順利。可惜2008年初,這本雜誌由於政治因素停刊,我也無法固定在平面媒體上寫這些內容。在部落格繼續寫雖然沒問題,但原本的內容幾乎都是文章的延伸,如果要改成直接塞資料給讀者,我覺得比較困難。

 

後來我靈機一動,乾脆把這些資訊適時適量地放入當時正在橫濱赤煉瓦倉庫寫的2007年版球場遊記。之後在日本職棒筆記簿連載的2008年版遊記,更是變本加厲地充滿琳瑯滿目的資訊。而且才寫完兩個一軍和兩個二軍主場,到東京巨蛋時我就決定把所有球場都寫完之後便封筆。以致於每篇文章在背景知識方面的份量又爆增,最終成為大家在日本職棒筆記簿上看到的那些奇怪遊記,還有本書的雛型。

 

 

第八回  2011/10/30

 

幕後花絮第八回。最近覺得這個系列應該會寫十回就結束,請大家再忍耐一下。

 

這本書的目標族群究竟應該設定在哪,一直是個讓我答不出來的問題。理論上應該要選一個目標族群,例如是初學者或進階者,然後才決定內容要寫多深多廣。然而我卻有點反其道而行,原本部落格的內容太硬,所以稍微調整到較為平易近人。寫文案時也強調這是從初學者到進階者都適用的書。

 

會這麼做還有一個不得已的原因,是我們都知道棒球書是小眾市場。日職書就更不必提,是小眾中的小眾。然而,我們根本無法估算這個市場究竟小眾到什麼程度,只能想辦法讓這個小小眾市場內的人都滿意,並期待這個族群能夠大到支撐這本書存活。強調用旅遊書的方式包裝,一方面是比直接丟出一本資料庫來得輕鬆活潑,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爭取到一些喜歡旅遊的人注意。

 

不過最近我覺得,就算是旅遊,大概也是要對棒球有一定喜愛的人,才會想要去這方面的景點。結果繞了一圈回來,這本書真正應該抓的目標族群,除了原本就得掌握好的日職迷之外,反倒是其他鮮少接觸日職的棒球迷……並且祈禱這個市場並沒有那麼小眾!

 

 

第九回  2011/11/5

 

這次的主題是整本書裏面,我個人認為最機車的地方:文字 攝影 繪圖 李承曄 博士

 

我的工作讓我出這本書必須低調,編輯也問過我要不要用網路上的筆名。不過我本來寫文字媒體時就都是用本名發表的,所以我還是維持原則。然而有件事卻讓我有點苦惱。在媒體兼差的經驗讓我非常確信,網路上的板主或站長這些位階,在現實世界是幾乎無用的。厲害的人馬上看得出你有多少斤兩,水準不夠的才會被這些稱號給騙了。所以我完全不打算用知名部落客這種詞來宣傳。

 

但是呢,這本書的內容有很多太深入的評論。如何讓人覺得有可信度,似乎還是得要有個夠專業的頭銜。所以我一直在考慮要不要把我的博士稱號拿出來,雖然平常工作時人家叫我李博士,我總是超級不適應。

 

正當我苦惱時,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了。我有一位在當作家的大學時代好友,最近出了兩本書,文宣上寫著台大雙學位美女作家(他以前真的是我們醫學院和公衛學院有名的美女)。嗯,那我寫台大博士應該不過份吧?於是這個到現在我看了都還覺得機車的一行字,就這麼出現在封面上了。

 

 

第十回  2011/11/14

 

幕後花絮第十回。終於來到最後囉!

 

基本上我是個表面搞笑內心嚴肅的人,所以籌備以來不免在心裏會浮現一個百般正經的問題:這本書究竟有什麼樣的意義和價值?或者該說,我想要讓這本書有什麼樣的意義和價值?我的答案是,我要用這本書拉大日職迷的貧富差距!不是金錢上的,而是知識上的。

 

這本書的內容,應該是有史以來提到日職的中文書中,深度和廣度屬一數二的。有些內容就算是平常會看原文資料的球迷朋友,可能也沒有注意過。有看過和沒看過這本書的人,對於日職的理解程度,一定會拉開。粗略看和仔細讀的人,當然也會有差異。甚至,由這本書獲得啟發,願意去鑽研更多知識的人,和只會抱著這本書就覺得滿足的人,最後同樣會出現遙遠的距離。

 

然而拉大差距還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的最終目的是,利用這本書培養出更多的富豪。儘管網路上的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這個世界上通常只有劣幣驅逐良幣,整體水準向下沉淪。但我還是想嘗試看看,當有知識的人變多時,能不能把整體球迷的財富向上提升。就算到時我早就離開這個領域許久,我想我還是會在某個地方看著,然後覺得非常高興吧!

 

2008年我就說過要封筆,除非有人情壓力,否則都不再寫。但是因為球場文章還沒寫完,遲遲沒有兌現。偶爾還會被朋友虧說,你不是要封筆嗎?不過這件事是打定主意,所以準備出這本書時,我就跟楊榮健學長、林言熹學長、李赫、還有一些知道的朋友說這是畢業紀念冊,我不是開玩笑的。出版前就有朋友說這樣很可惜,出版後也有讀者問我,會不會繼續出第二本書。雖然透視野球這本書的內容,不及我擁有的日職知識量的百分之一,要從我的腦袋再抓一部份資料出來寫並不難。但答案是NO

 

現階段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事,還是將自己的研究工作做好,把成果發表到頂尖的學術期刊。或許等哪天我真的寫出一些登在前幾名學術期刊的文章,在學術界站穩腳步,而且很有空的話,才會再想想有沒有必要寫棒球的東西吧?

 

 

透視野球」社團網址

http://www.facebook.com/groups/264238133617189/

歡迎申請加入。基本上和日職相關的消息都可以討論,希望球季開始後可以逐漸作為大家分享看球和旅遊情報的平台,不過這只是個人想法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ng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