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關西旅行,絕不能錯過的球場,非甲子園莫屬。自2007年底起,甲子園球場展開三年三階段的「21世紀大改修」,到2010年球季前正式完工。為整個工程劃下完美句點的,是甲子園歷史館和球場導覽行程的登場。既然人在大阪,當然不能錯過最新的體驗機會。於是我趁著上飛機前的半天時間,直奔甲子園。

 

甲子園的導覽行程是完全預約制,所以必須先用網路或電話預約。如果會用日文輸入,官方網站上的預約格式很簡單,唯一麻煩的是必須留電話和地址,不過只要寫住宿飯店的資料就可以。導覽的費用是1500日圓,內含500日圓的甲子園歷史館門票。每天和每個時段的路線,會因球場是否舉辦比賽或活動,略有不同,詳細內容可以查閱官方網站。我參加的時段由於是當天最早的梯次,所以是最完整的行程。

 

到球場之後,首先要前往位於左外野的甲子園歷史館辦理報到。將列印好的預約記錄給櫃台小姐登記後,就能拿到導覽行程的門票和相關資料。距離導覽開始還有一點時間,可以先在球場外面參觀周邊設施。

 

(甲子園歷史館的大門)

DSCN7966.JPG 

 

(導覽行程的門票,以及附送的票套。繩子的顏色是由該場的導覽人員挑選,看到粉紅色我還真有點不知如何是好)

DSCN8213.JPG 

 

在歷史館的對面,就是球場外圍的重點之一,第三代的野球塔。1934年製作的第一代野球塔,是紀念高校野球錦標賽(夏季甲子園)舉辦20屆,後來因戰爭拆除。1958年重設的第二代野球塔,是紀念選拔大會(春季甲子園)舉辦30屆,為配合大改修而在2006年拆除。2010年完工的野球塔,則是以紀念夏季甲子園90屆和春季甲子園80屆之名義建設。塔下每一根柱子上的紀錄板,刻著各年度春夏甲子園冠軍校名。

 

(第三代的野球塔全景)

DSCN7961.JPG 

 

(正中央的柱子上,明白寫出是紀念90屆夏季甲子園和80屆春季甲子園)

DSCN7964.JPG 

 

(下面的柱子有依年份排列的春夏季甲子園優勝校名單)

DSCN7973.JPG 

 

(要選個最有代表性的來拍,當然是找許多球迷都很熟悉的1998年橫濱高春夏連霸。松坂在甲子園大顯神威時,我正在日本自助旅行,那時滿街的狂熱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

DSCN7972.JPG 

 

歷史館的大門旁邊,還有一個相當具意義的「長春藤歸鄉」紀念碑。甲子園球場過去最大的特色,就是牆上佈滿長春藤。可惜為了進行改裝,在2006年和2007年被砍除。然而這些長春藤,有一部分被移植到全國各地的高中,由認養的學校負責照顧,在甲子園球場改裝完畢後,再種回球場外牆。長春藤歸鄉的紀念碑,就是記載參與此計畫的學校。而且種回的每棵長春藤旁,也會寫出認養學校。

 

(長春藤歸鄉紀念碑,下面是所有參與的高中)

DSCN7976.JPG 

 

(重新回到甲子園的長春藤,被種植在球場外壁的每根柱子上,準備再次爬滿整座球場)

DSCN7978.JPG 

 

球場外圍改裝的另一個特色,是外野走道的地板上,鋪滿印有字跡的紀念磚。這些紀念磚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贊助廠商認購的,通常是打上商標。另一種則是球迷以個人身份購買的,除了購買者的名字之外,還會寫上簡短的話。這些紀念磚的收入,是用作歷史館的營運費用。

 

(外野走道上的紅色紀念磚)

DSCN8211.JPG 

 

從外野繞到一壘側,室內練習場旁的空地經過整備後,成為美津濃廣場。最主要的是中央的球場型廣場,此地設有貝比魯斯來場紀念碑。由於贊助商是球具公司,廣場周圍還有各種球具的介紹。中央廣場旁還有大、中、小三個廣場,有比賽的日子,這裏是舉辦各種賽前活動的地方。如果想要找吉祥物ToluckyLucky的話,來此守株待兔就對了。

 

(設計成球場模樣的美津濃廣場。入口的本壘板正對面有投手板,一壘側是貝比魯斯來場紀念碑,三壘側的花圃上的小塊板子,是各類球具的介紹)

DSCN8224.JPG 

 

美津濃廣場的旁邊是一排紀念牆,介紹三位阪神虎隊永久欠番的名選手,並有該年的球員陣容介紹。紀念牆走到底,對面就是本壘區的球場正門了。二樓以上的外觀改裝成玻璃帷幕,地面層則有三個改裝紀念的浮雕,中央是改裝前的甲子園,左邊是高中棒球的勝利場面,右邊是阪神虎奪冠的場景。

 

(紀念牆上的三位永久欠番選手介紹)

DSCN8237.JPG 

 

(改裝後的球場正面,7號門和8號門之間的就是三塊紀念改裝的浮雕)

DSCN8244.JPG 

 

(這個有甲子園球場看板的地方,經常被以為是正門,實際上是三壘側。為什麼會把看板擺在這裏,主要是從甲子園站走過來就可以看到。而且看板的高度剛好是對準甲子園站的月台,所以從月台就可以看到這個看板)

DSCN8255.JPG 

 

介紹完外圍的改變,接下來終於要進入球場內部導覽的重頭戲了。過去日本職棒的球場參觀行程,都是巨蛋球場才有。近幾年巨蛋的球場之旅快速沒落,反倒是幾座新建或整修後的室外球場,都開始設計球場參觀的活動。甲子園球場導覽行程的集合地點在左外野入口處,原本以為是和巨蛋球場一樣,從外野進場再繞到內野,沒想到是從場外一路帶到三壘側的內野席,才進入球場。而且最特別的是,導覽人員要求大家要兩路縱隊前進,不知道是不是擔心有些球迷亂跑,無法控制。

 

和其他球場一樣,可以參觀的部分都是客隊使用的區域,首先當然不能免俗地要到牛棚。甲子園球場的客隊牛棚,地面上的練習區和其他球場幾乎無異,但是天花板卻大有玄機。不像一般球場是平面,這裏的牛棚天花板是呈圓拱形。經過導覽人員解說才知道,1924年建設的甲子園球場,1931年底在一三壘的看台下設置室內運動場和溫水游泳池。客場的牛棚就是從游泳池改裝來的,樑柱結構繼續保留。想當然,主場的牛棚前身便是室內運動場,不過當時就沒有圓拱形的天花板。

 

(客隊牛棚。從燈的排列可以看出,天花板是呈圓拱形)

DSCN7981.JPG 

 

(為了方便大家想像,導覽人員還準備了當年溫水游泳池的照片。當年日本很少有室內游泳池,溫水游泳池更是少見。甲子園的室內溫水游泳池據說是關西地區首見,在日本也數一數二)

DSCN7984.JPG 

 

離開牛棚後,便沿著內部的通道,邊參觀各個房間,邊走向球場。甲子園的休息區和其他球場並沒有太大的差異,讓我覺得比較特別的是練習揮棒的地方,在過去曾參觀的巨蛋球場都是有一間專門的房間,但甲子園就只是休息區後面的牆壁掛上鏡子。或許是因為球場本身的結構較古老,難以再特別規劃一個房間,不過這樣對於準備代打的選手倒是很方便。

 

(客隊休息區)

DSCN8000.JPG 

 

(光看後排可以發現椅子有特別架高,牆邊圓形的東西是空調的出風口)

DSCN7996.JPG 

 

(休息區後面練習揮棒的空間,旁邊就是走道)

DSCN8001.JPG 

 

至於我最期待的重頭戲,則是踏在球場的土地上,欣賞四方看台的變化。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外野燈柱,過去像個機械怪獸騎在看台的感覺,現在則是中規中矩地站在後方,不必擔心觀眾視線被擋住。外野看台和阿爾卑斯席中央切出來的走道相當明顯,然而高聳的感覺仍在,震撼力不減。新設的銀傘,不只是擴張到將內野席完全覆蓋,下方增設包廂和趕流行的帶狀螢幕,據說上面還鋪設許多太陽能板,一天吸收的能量足以提供一場比賽的照明。目前甲子園球場的比賽照明,主要就是由銀傘收集的太陽能提供,讓人不得不讚賞日本人的科技先進和節能觀念。

 

(終於踏上全日本高中生嚮往的甲子園,照片兩側就是投手丘和本壘板,不過沒畫線比較難看出來)

DSCN7999.JPG 

 

(計分板和改裝後的燈柱)

DSCN8002.JPG 

 

(這塊計分板今年底也要改裝,據說要把好壞球的燈換過來,還有增加大螢幕的範圍)

DSCN8008.JPG 

 

(阿爾卑斯席。和過去整排連到最上端不同,可以看到中央多一條走道)

DSCN8011.JPG 

 

(外野席同樣可以看到中間多了一條走道)

DSCN8012.JPG 

 

(休息區後方的內野席,新的座椅感覺應該很舒適)

DSCN8032.JPG 

 

(新的銀傘覆蓋了整個內野席,阿爾卑斯席則沒有遮蔽物)

DSCN7999.JPG 

 

(銀傘下方的包廂區中央,有阪神奪冠年份的紀錄。包廂下方的黑色橫條就是帶狀螢幕)

DSCN8018.JPG 

 

(補充兩張在計分板下展望台拍到的觀眾席。從這個高度比較容易看到內野席上方的包廂大概長成什麼樣子)

DSCN8193.JPG 

 

(這裏可以發現阿爾卑斯席和外野席角度的不同。甲子園的外野席也相當陡峭,因此曾經命名為喜瑪拉雅席,不過並沒有廣為接受,最後就被遺忘了)

DSCN8190.JPG 

 

導覽行程的最後一站,是球員更衣室。在此可以發現牆面和衣櫃可以看到很多拳打腳踢的痕跡,都是球員輸球後的傑作。不過可能是因為才整修好沒幾年,所以比起在其他巨蛋看到的模樣,已經算是很客氣了。我說在別處看過整個被踹到凹凸不平的大型鐵製垃圾桶時,導覽人員還覺得很驚訝。

 

(排列整齊的新更衣室一角)

DSCN8045.JPG 

 

結束了球場內部的導覽,我們再次二路縱隊地被帶回甲子園歷史館。球場導覽的行程便在登上歷史館的樓梯前結束,至於歷史館內的發現,就請待下回分曉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ng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